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强推!《中国的哲学》让你看过就回味无穷!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5:17 点击次数:95
第三章 凡例
一、本书分上中下三卷。1上卷述古代哲学,自为一册。中卷述中古哲学,下卷述近世哲学,合为一册。这个分区,似乎不平均。但这里面有两层理由。第一,古代哲学书有许多话须详细解释,故校勘、训诂两项占了许多篇幅。中古以下的书籍,不用做这几项工夫,故篇幅少些。第二,古代哲学的规模广大、问题繁杂、学派众多,故须多占篇幅。中古哲学材料较少些。近世哲学材料虽多,问题实很简单、派别也很少,故不须一一细述了。
二、本书选择材料的方法,在第一篇中另有详细的讨论。此处恕不重述了。
三、本书全用白话。但引用古书,还用原文;原文若不容易懂得,便用白话作解说。
四、本书所用的句读符号和他种文字符号,列表如下:
。表一句的收束。
、表一顿或一读。
;表含有几个小读的长读。
:表冒下文或总结上文。
?表疑问。
!表惊叹。
①此书中、下卷未出。——编者注
(温馨提示: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)
……表删节。
表忽转一个意思。
《诗·伐檀》:“河水清且涟猗。——不稼不穑、胡取禾三百廛兮。”
表夹注的字句。
“以上所说四种证据——史事、文字、文体、思想——都可叫做内证。”
——以上三项,都是消极的主张。
“”、‘’表引用的话的起结。有时也表特别提出的名词或句语。
墨翟人名、洛阳地名、汉魏朝代、佛学学派。
《庄子·天下篇》
。。。。或……表特别注重的所在。
胡适
(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↑↑↑)
感谢大家的阅读,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,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!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小编为你持续推荐!
